2012-12-03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
966
今天,我很荣幸,可以在这里谈谈我们在整合全球精英资源,服务与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发展。
我觉得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这平台应该是思想交流、火花碰撞的一个平台,通过碰撞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思路。为了说明这想法,我作了以下几点铺垫:
一、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到了转折点。主要包括:第一,中国汽车工业经过多年发展,今年成为了世界汽车第一大国;第二,我们也同时注意到世界汽车工业的重心开始向中国转移。我一直相信,将来的中国汽车工业过若干年后和美国的汽车工业应在同一水平。今年,转折点表现的比较明显,中国汽车工业慢慢开始走出去,这表示我们的一种胸怀、表示我们一种气概,同时,重要的国际资本开始对中国汽车高度关注,非常感兴趣。中国汽车产销量激增、年产量超过1200万台。增长来自哪里?根据我们的统计,很多来自于二线、三线、四线的城市,内地老百姓开始真正买车了。中国将变成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另外,根据汽车工业的整个布局,世界三大汽车企业的重组,欧洲也是一样,重组、重新布局也是一个转折点。中国汽车工业正在新的起点上。
这里,我想借这个机会介绍一下北汽的情况。北汽是一个比较老的国资企业,有51年的历史,现在有两个企业是合资企业:一个是北京现代、一个是北京奔驰。另外有两个自主品牌,一个是商用车北汽福田,另外还有传统的军车、越野车。虽然是老的企业,但在近几年产生了新的活力。我感到比较高兴的是从去年到今年,在国内大的集团里面,北汽的增长是位于前列的。从去年开始,超出市场平均的5.6%,今年到十月份突破了100万辆,全年有望突破120万辆,增长了55%,今年同比增长20%,充分说明我们是一个前进中的企业。同时,自主创新也是我们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商用车平台、乘用车平台的开发运行,新的研发基地都在建设之中。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制约我们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是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和综合管理人才。当我们走向世界的时候,确实发现人才是一个短板,影响了我们的前进步伐。所以我们看到国外好的企业不是要去并购,而是战略联盟。就有点像我们国家整合香港,邓小平完全可以把香港变成广东省的一个特区,一个市,但那样做,香港就不是现在的香港了。他没有那么做,他提出“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给香港人一个机会。这样呢,香港就快速的发展。我们在人才方面的不足,完不成整合的任务,只能战略联盟,这样做有助于培养我们的人才,提高我们的能力,培养我们的队伍。所以这第二点铺垫说明人才确实是我们的短板,制约我们的因素。
第三点,我们遇到了这个尖锐的问题、突出的问题该怎么办?这就是我所要说的观点,也就是这个主题:我们要用国际化的视野,用更加开放的胸怀,用海纳百川的气概,来整合全球的精英资源,来为我们服务。放眼全球,从人才的分布情况来看,人才主要集聚在国际大企业。同时,今年在金融危机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对于我们走国际化道路,提供了一些有利的条件。所以我们可以着力以下两方面:
1、继续引进海外人才,大胆地引进人才。不分种族,不一定是华人,更加开放,为我所用,可以是国外的一些高端人才。
2、走出去。引进人才固然重要,但是培养自己的人才更重要。我们自己的研发团队,我也比较熟悉,都是年轻人,国外培养一名合格的工程师需要十年左右,因为我们造车和造房子不一样,和造火箭造卫星都不一样。我们是要把质量放在设计之中,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经验。人才一定要有实践的机会,所以我们还是要走国际化的道路,北汽也一直在做国际化的探索。我们如何探索?不是去买他的精华、不是去买他的机器、不是去买他的工厂。第一是去买它的技术,第二是去买它的创新资源、创新平台,形成了比较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平台。同时这个平台也可以为我所用,培养自己的团队。
我想,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是个很好的平台,我们要利用好这平台走出去,获取更多的实践机会,积累经验,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获取他们的创新资源,吸收他们创新的心态,培养我们自己优秀的团队,从而在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经验等方面得到成长,学会更多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为我所用。目的是为了我们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为我们汽车工业做大做强。
最后祝愿中国汽车工业能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