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新闻中心

中汽人年会暨中国汽车人才高峰论坛

陈江:引领、汇集、成就、保障 加速北汽人才队伍建设

2012-12-03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

1261

9月28日,在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主办、北汽集团承办的中国汽车高峰论坛上,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江对北汽的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演讲,

近几年来,北汽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战略方针,紧紧围绕“走集团化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一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2010年北汽集团产销汽车突破150万辆,利润总额突破108亿元,成为北京市千亿元大企业集团,也成为建国以来北京市属国企中首家年利润过百亿的企业集团,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辉煌成就,得益于国家相关部委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行业相关部门和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更得益于北汽拥有的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是北京汽车成功发展的核心所在。

几年来,在北京汽车快速发展中,北汽集团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也遇到了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失衡等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了破解这一困局,围绕加强和创新人才管理工作,北汽集团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创新。

一是引领,坚持思想先行,形成了党管人才的格局

几年来,我们针对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适应经营发展要求的状况,把尊重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出发点,以“人人能成才,人人做贡献”为指导思想,明确与公司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才标准、类型和数量,引导员工树立远大理想,努力进取,不断求新,并将人才培养、人才发现、人才使用状况作为衡量各企业经营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集团要求各级党政负责人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观念,增强忧患意识,从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把集聚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集团领导明确指出,“北汽的未来取决于人才”,要求各部门、各单位针对人才队伍现状,以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以及跨国先进企业为参照,积极吸收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制定适合北汽集团发展需要的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使人才发展工作摆脱以往的被动局面,真正走在企业发展的前面。同时,我们注重加强集团文化建设,多年来在全体职工中致力于弘扬“奋力拼搏、团结协作,知难而进,志在必得”的汽车精神,增强了广大职工对集团文化的认同感,形成人才与企业在文化理念上的和谐。

二是汇集,坚持广纳贤才,建立了人才引进的机制

适应人才需求多样化、尤其是经营管理和专业人才需求数量和类型日益增加的特点,集团建立了招聘部门和用人部门的联动机制,坚持“五洲四海、五湖四海”广纳人才。目前集团已形成特殊岗位人才猎头招聘、集团校园招聘、海外人才招聘等相关制度和流程。仅今年以来,集团就统一组织了大型校园招聘34场,共招聘优秀毕业生2000余人,有力地充实了集团各单位的人才力量。今年5月我们远赴德国斯图加特、亚琛、慕尼黑三地举办了首次大规模海外人才招聘活动,应聘洽谈了汽车、机械、材料、采购销售等专业人员342人,现已确认录用邀请39人。2006年以来,全集团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51名,其中博士14名,研究生84名,外籍人士17名。目前他们或者在集团本部和各单位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或者成为研发、设计、生产技术及市场营销的领军人物。同时,为了使人才能够留得住、用得好,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北京市有关政策,切实改善人才的工作条件,并建立了户籍安排、配偶子女安置、住房供给等配套政策,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是成就,注重人才培养,搭建了岗位成才的舞台

基于对建立学习型组织对加速汽车行业发展重要性的充分认识,北汽集团确立了人才培养的多种模式。对于后备干部,集团党委和有关部门制定了严格的培养标准和培养计划,按照“送出去”和“走下去”的程序开展挂职锻炼、岗位交流和EMBA定向培养,为他们脚踏实地、开拓视野、提升社会责任感、形成全球化战略眼光和创新思维创造必要的条件。针对中青年职工,集团制定了短期脱产培训和学历提升教育有关政策,积极探索职工职业生涯管理模式,引导职工按照企业发展的需要规划人生,实现了人才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双赢”。伴随北汽高速发展,我们加快企业紧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注重实操磨练,通过定期举办全系统的岗位技能大赛,大批技能高超、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一线骨干人才脱颖而出。其中,以北京奔驰公司首席技师赵郁命名的“赵郁创新工作室”,目前已实施技术创新300多项,其中“发动机冷测试曲线分析”单项就为企业节省费用近130万元人民币。赵郁本人现享受副经理待遇,并配备奔驰公务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四是保障,坚持制度创新,营造了人才工作的氛围

建立了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有利于集团内部人才合理配置和流动的和谐的人才机制。在人才引进方面,围绕集团大发展的需要,积极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积极争取中关村的人才引进政策,进一步疏通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障碍,使北汽吸引人才的环境达到最优。在人才使用方面,不拘一格,打破常规,大胆使用年轻人,确保每个管理者身后要有一名后备人员,作为今后的人才储备纳入人才库。在人才培养方面,充分利用大专院校的教育培训优势,实施校企合作,建立起不同层面的,全方位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加大岗位的交流力度,坚持每年在集团内部进行不同企业、不同层级、不同岗位、不同专业之间人才交流,促进管理方式、管理流程、管理思路的融合。在人才激励方面,建立起优秀人才的评比表彰的长效机制,坚持每年对优秀人才进行评审表彰。同时,在整个集团推行专业技术人才的“首席专家制”和专业技能人才的“首席技师制”,使广大职工切身感受到各个岗位都具有提高素质的环境,施展才华的机会,发展成才的前途,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通过几年来人才工作创新、探索和积累,北汽不断加大人才工作力度,积极创新人才发展机制,统筹抓好各支人才队伍建设,职工规模逐年壮大、职工素质结构日益优化、高层次人才总量稳步增长,营造出了较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同时,也凝聚了北汽创新人才工作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一是必须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坚持站好位不越位。在党委的领导下,北汽各单位、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并正确处理好党管人才和市场配置人才的关系,党管人才和依法管理人才的关系,从而使人才的智慧得到充分涌流。二是要广泛树立人才优先的共识。始终坚持把人才优先发展体现到具体工作实践中,以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服务转型发展,助推北汽建设。三是要坚持用事业吸引人才、造就人才。北汽集团的各项新事业、新项目,已初步成为各类人才的成长基地。四是要弘扬争创一流的精神。大力弘扬北汽精神,在工作中敢于创先争优、勇争一流。通过政策、机制、载体、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为人才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人才事业更具明显活力。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北汽集团在研究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于今年年中相继组织召开了北汽集团一次党代会和战略研讨会,对北汽集团“十二五”改革发展和实施北汽“二次创业”进行了安排和部署。面对“十二五”发展提出的建设“实力北汽、规模北汽、世界北汽、和谐北汽”的新要求,面对当前汽车工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今后一段时期,北汽人才发展工作将按照北汽集团“十二五”规划和“二次创业”的目标要求,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方针,实施人才优先战略,不断优化人才发展格局,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推动北京汽车自主品牌发展,实现北汽集团“十二五”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为此,北汽集团已经制定了《北汽“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徐和谊董事长提出了北汽“百千万”人才工程目标:即到“十二五”末,北汽集团将培养造就100名左右战略企业家人才,1000名集团级科技领军人才,10000名高级技师、技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今年10月将召开第一届“北汽集团人才工作大会”,表彰各类优秀人才,交流人才工作经验,发布《北汽集团“十二五”人才规划》,并对北汽“十二五”人才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力求在“十二五”期间,继续通过人才工作的创新来推进北汽新的跨越式发展。

以上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了北汽人才工作的相关情况。应该说,北汽的人才工作近几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相对于各兄弟单位来讲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希望通过这次高峰论坛的机会,向国内各先进企业集团进行学习,进一步创新人才发展理念、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凝聚更多优秀人才融入北汽,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为民族汽车工业的振兴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