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新闻中心

联合年会暨论坛及GAEC活动

王 坚:做强做大上海汽车产业

2012-12-03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

940

 培育领军人才  做强做大上海汽车产业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  王坚 

尊敬的邵奇惠理事长、苗圩副部长,各位领导、专家,朋友们:

下午好!

很高兴参加由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美中汽车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全球汽车精英组织成立大会暨论坛,这是贯彻中央关于人才战略、落实国务院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具体做法,也是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推动汽车产业较快发展的有力措施。首先,我谨代表承办方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对全球汽车精英组织成立大会表示祝贺,对远道而来的各位汽车界的朋友表示欢迎。下面,我讲三方面内容。

积聚各方力量,推动上海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高度竞争、必须不断自主创新的产业,也是上海着力发展的优势产业。世界上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拥有强大的汽车产业,并引领、主导着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引下,在国家工信部及有关部委的支持下,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上海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始终成为支撑全市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长三角已成为中国国内最大的汽车产业集群,集聚了全国最多的汽车整车、零部件和研发等服务企业。

2008年,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上海汽车工业仍然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去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800亿元,占上海工业总量的8%。完成汽车产销187万辆,上汽集团、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等生产的汽车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18%,上海本地汽车产销达到82.1万辆,约占全国10%;其中自主品牌轿车7万辆,约占全国13%。

上海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得益于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得益于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的长期支持。目前,上海汽车工业直接从业人员约13万人,全球汽车精英组织的许多成员就是由本市产生的,汽车人才队伍组成趋向多元、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人才队伍结构不断完善。人才资源已经成为上海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参与全球汽车市场竞争的战略资源。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上海汽车产业还存在着领军人物不够、管理创新机制缺少、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人才相对较少等差距。上海汽车产业的未来,关键还在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服务国家战略,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发展

未来10年中,上海汽车产业要形成三种研发能力:国际一流的汽车自主创新能力;新能源汽车原始创新能力;核心零部件和高端汽车电子的研发能力。到2012年,上海汽车企业实现年整车产销220万辆,国内市场占有率18%以上,其中本地产销110万辆;上海汽车企业实现自主品牌汽车产销75万辆,其中上汽集团60万辆,上海华普、申龙、万象等企业15万辆;上海汽车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500 亿元左右,其中汽车及零部件出口超过15亿美元;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9%左右,汽车产业增加值占上海GDP5%左右,继续保持上海支柱产业的地位。新能源汽车研发实现产业化生产,其中,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分别达到百辆级、千辆级和万辆级规模,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大批国际、国内汽车行业的研发中心落户上海。

长期以来,上海市委、市政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把它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抓手,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核心举措之一,并明确提出在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先进重大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九大领域重点发展,在理顺领导体制、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等方面做了进一步明确。下一步,上海将以2010年世博会大规模示范应用为契机,充分发挥上海自身产业发展优势,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率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在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方面,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推进资源积聚,加快明确重点支持的方向,争取到2012年,上海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将分别达到百辆级、千辆级和万辆级规模,新能源汽车争取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使上海尽快成为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营销和发布中心;中高档产品生产基地;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基地和新能源汽车出口基地。

培育领军人才,提升上海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

要实现上海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同样需要不断提高汽车人才高级化比例,包括培育和形成一大批动力总成和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及开发人才,汽车电子等关键零部件研发人才,机电一体化等高级技能人才,高级跨国经营管理和资本运作人才,品牌化汽车服务贸易人才,汽车文化人才等。

全球汽车精英组织汇聚了有海外留学、工作背景的华人汽车专家和中国汽车行业技术领军人物为主体,兼顾海外工作的华人专家,以及关心和支持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外籍专家等国际性汽车专家,以国际化的思维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性参考和方向性建议,将在中国汽车产业的振兴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感谢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美中汽车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全球汽车精英组织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国际性的产业和人才交流融合的平台,对吸引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的全球人才,为我国汽车产业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建设上海汽车人才高地将提供有力地支撑。2008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人才建设的相关意见,这为上海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今后的工作更加需要在座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支持,也真诚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多为汽车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帮助上海加快提升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谢谢大家!

(本文系作者在全球汽车精英论坛上的发言,根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