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奇惠:牢牢把握汽车人才工作的庄严主题

2012-12-03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

858

邵奇惠:牢牢把握汽车人才工作的庄严主题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长邵奇惠在2007年会暨论坛上的总结讲话

各位理事、各位嘉宾:

今天,我们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的理事会成员和嘉宾在长春相聚,这是自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会成立以来的又一次会议,我代表研究会向大家致以亲切的问候!

这次理事会虽然很简短,但高效地解决了一系列实质性问题。我们的论坛,是朴实而深刻的,所有发言都很有见地,有许多令人深思的火花,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限于时间,未能畅所欲言。解决的办法除了会后用多种方式全面而详细地发表各位的讲话,今后也可考虑适当改变理事会和研讨会的开法,让理事会保持简短,而让论坛时间更充分一些。

从会议的发言看,一致认为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的成立非常适时,我们面临的任务十分神圣。为此,我们要在工作中牢牢把握四点重要认识:

一、庄严的主题

中国汽车产业由弱变大,主要依靠的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所释放出来的巨大需求,当然也有中国汽车人的努力。

中国汽车产业要由大变强,除了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的方针,关键之点是汽车产业人才队伍的成长和壮大,除此之外,别无其它捷径。

由此可见,汽车人才问题的研究虽未见轰轰烈烈,但的确是一个庄严的命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显示其重要。

二、永续地工作

汽车人才队伍的建设将伴随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即使我国成为了汽车强国,人才队伍依然是保持优势的关键。

汽车人才队伍建设要注意把握全方位、多层次和不间断。全方位即汽车人才队伍的全面性,包括经营管理人才、研究技术人才、生产建设人才和各种人才。多层次即一定要把握人才队伍的梯次结构,高级、中级和初级有合理的比例,并且要有不断培养、提升的正常渠道。

三、开放的态度

人才队伍建设一定要打破门户之见,海纳百川。不分行业内和行业外引入的人,不分海外归来和本土生长的人,不分企业的和学校科研单位来的人,不分本企业成长和其它企业引入的人,不分派别……一律一视同仁,强调团结、合作,提倡不同看法通过讨论达到一致。

人才队伍建设要打破固步自封的僵化观念。要认识人才是一种可开发、待开发的国家资源,而不是企业、院所的私有财产。要用对国家对事业负责的心态和对每个人都负责的态度去研究、设计,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作用,在这个前提下做好工作。要在追求人才队伍基本稳定的同时,乐见人才的合理流动。

四、乐观的心情

人才队伍的建设虽然紧迫而繁重,但我们要以乐观的心态去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人才成长机制。重要之点是:我们既有成熟的组织、人事部门的人才工作经验和党的强有力的领导,又有这些年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逐渐成长的人才工作办法,两者的结合就会形成一套新的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的机制。

研究会的实质性工作开展已近一年,在此期间,秘书处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交流、培训、服务、研究四个平台的搭建已初显框架,各项服务的推出也在积极地进行,特别是汽车文化、汽车人才培训、研究员队伍建设、汽车行业人力资源经理人组织的推出等都将把研究会的工作带入  一个全新的发展境地。秘书处致力于为研究会的全体会员提供服务,希望各位理事会成员也能够切实地支持秘书处的工作,最大的支持就是给他们任务,大家同心协力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作出努力。

这次理事会年会放在一汽集团召开,竺延风总经理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支持,竺延风同志认真总结自己的感受,发表了沁人肺腑的讲话,为今后的论坛吹进一屡清风。一汽安排了大量人力、物力积极承办,沟通、接待、会务各方面都做得相当畅通。不仅如此,一汽更是敞开大门迎接汽车界的同行们尽情参观,体现了一种开放的姿态和大气的胸怀,这点是我特别赞赏的。汽车企业就是要多进行实质性的沟通,切不可固步自封,一汽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我还特别赞赏北汽徐和谊董事长虚怀若谷的精神,在许多重要的学习讨论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听到他的见解。

    下一届理事会召开的地点已基本明确,东风叶惠成同志已代表徐平有一个态度。如果届时情况没有变化,我们明年在东风集团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