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3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
960
(在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首届理事大会论坛上,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顾问、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才学创始人王通讯,就“汽车与创新”发表演讲。)
刚才我们的徐部长的贺词、讲话,已经代表了我们国家人事部、中国人才研究会,他的讲话站在全国全局高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要讲的只是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做一点补充。因为汽车人才研究会让我和我们国内的一些人才学者参加了这次论文评选工作,学到不少知识,所以有感而发,讲点感想。
我讲话的题目是:汽车与创新。
第一 一部汽车发展史就是汽车人才的创新。
关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在哪里?我看到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1885年,德国的奔驰诞生了,第一次以汽油为动力,三轮两座,距今已经121年;另外一种说法是:1826年,在英国首先制造出了汽车,距今已经180年,100多年的历史是人类改变了生活方式,今天我们中国已经进入了汽车时代。
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到今天,汽车的每一项创新都是令人鼓舞的。创新一刻也没有停止,100多年来有了三次里程碑的标志。一是20世纪初叶,美国福特的T型车,汽车成本的下降使汽车从上流社会的奢侈品走如了普通百姓家;20世纪20年代,通用汽车根据不同的顾客开发出了不同的车型使汽车从千篇一律走进了个性化的阶段;三是20世纪70年代,丰田汽车凭借再一次创新,为消费者提供了高性价比的产品。
今天,我通过阅读、学习上海财经大学金凡教授的论文,了解到一种新型的即信息网络汽车车载信号平台正在世界上兴起,信息化汽车跨越制造业无线通讯、消费电子、互联网娱乐等等,从而改变了汽车是装有内燃机的机械装置变为了移动的信息化平台。可见,计算机和网络在影响着改变着我们世界的一切。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强调高举自主创新的旗帜,我们汽车人才研究会要大力研究汽车本身的创新规律,以创新型人才来推动汽车研究、设计、生产、销售的环节,走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道路。
第二 汽车人才研究会要把重点放在汽车人才的开发上。
这次征文,不少论文把汽车创新人才的开发列为重点,王今、郑杰、王昌文、将逸民、吴宗明、黎孟珠、朱建军等教授专家的论文尤为突出,正如大家所讲到的中国汽车业最短缺的是领军人才,是高技能人才,是复合型人才。那么怎样才能把这样的人才开发培养出来呢?我们需要关注、需要重视,蒋逸民教授总结的“五重五轻”,切中实弊、击中要害。我们要用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这个研究成果,来改造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造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大力研究如何做才能使创新型人才冒出来的体制机制问题,提倡、倡导创新文化。
大学、研究所、企业育成人才的模式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我有一个观点不知道对不对,我认为教育与培训是不同的。教育传授的是可编码的知识,而培训则是传授着不可编码的知识,我们现在很多地方把二者混为一谈,等同起来,其实二者是两回事,两种职能。王昌文同志的论文讲到了这层意思,高技能需要培训,高默契的配合也需要培训。比方说,瑞士钟表它怎么组装,俄罗斯美女她们的水上芭蕾是如何配合的,英国皇家空军他们的飞行表演是如何成功的,这方面的创新可采用的制度有名师带高徒,有政府组织的高级工程师的岗位聘任,有首席技术工程师等第。
当然,我也非常同意邵理事长的工作部署,要抓六大课题的招标,全面促进研究会的建设。如果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国家能够成长起一大批真正的振兴我们国家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人才,那么我们的功德就能够永名史册。人才兴,学会兴,这是历史社会发展的规律。
第三 汽车领域是人才开发领域的发源地,应该再现辉煌。
“人才开发”几个字已经响遍了世界、响遍了中国,可是如果问一下“人才开发”是从哪里来的,最早从哪里叫响的,可能大家就不那么清楚了。
据我的研究,最早的概念、思想,它的产生就在我们汽车制造业。如上所述,上世纪20年代美国福特公司的研发如火如荼,他们开发出了T型车,这同时也是大工业自动化流水线的开端,正是在这种情势下,福特发现了一个问题:科技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人的工作、对人本身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人被束缚在流水线旁边。工作轻松了,但是工作单调了;效率提高了,但是思想感情无法交流了,长此以往人成了不用动脑筋的人了,价值感必然下降。正在这时,冒出了一种理念:如何让人的工作过程变成人的才能上升过程呢?如何让人的工作过程能够成为理想实现过程呢?如何让人的工作过程成为每个人的价值提升过程呢?这正是人才开发要揭示的问题!
很多人不了解、不知道这个奥秘,即便是很多大学老师也不是很清楚。因此,我认为汽车工业、汽车领域最早萌发了人类最伟大的一种管理思想,萌发了一种对人的关怀的人文主义思想,这同时也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关于人的发展思想紧密相关的、实质相通的。爱因斯坦说过,科学带给人类的不仅是幸福,还有痛苦。爱因斯坦讲过,人类对自然的每一次征服,都会带来它的报复。这些论述是十分深刻的,十分精辟的。希望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理解,从哲学层面理解,使我们的研究能够不断深化。
我衷心希望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能够不断发扬理论创新的精神,人文关怀的精神,继续深化汽车人才研究,为马克思主义的人才理论宝库贡献出更多的理论成果,更多的理论建树。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