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7
汽车人才研究会
1252
应行业之需,汽车人才研究会联合国内主要的15家整车企业共同开展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汽车行业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建设工作。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规范”的八大工种已完成标准开发,目前处于教材开发阶段,后续也将持续推进题库开发、考评建设、认定服务等工作。其中,“汽车冲压生产线操作工”“汽车涂装生产线操作工”“汽车装调工(商用车)” “汽车装调工(乘用车)”四大工种的教材编写工作正在进行中。“电工(机电维修)”“动力系统装调工(发动机、变速箱、车桥装调)”“汽车焊装生产线操作工”三大工种的教材开发工作正在筹备规划中。
作为备受关注与期待的工种,“机电维修工”在今年率先启动教材开发工作。
1月13日,机电维修教材开发线上启动研讨会召开。来自长安、北汽、广汽、江淮、江铃、陕汽、威马、重汽、上汽、东风、奇瑞、东南和海马等企业的技术专家近三十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研究部副主任陈丹致欢迎辞,助理研究员黄晓静介绍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汽车行业教材编写工作总体规划与要求。
陈丹在致辞中提到,2021年,在各企业技术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机电维修工(电工)标准通过了行业评审,并在2021年9月正式发布。此项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同时具有行业特色和前瞻意义。她表示,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使机电维修工成为了急需紧缺的工种。汽车人才研究会组织各大车企机电维修领域的专家、技能大师参与标准开发、教材编制,既是出于行业智慧与经验沉淀的目标,也有意推动和促进各车企之间的技术管理交流,推动行业人才发展。
在会上,各专家就机电维修工教材开发的主体内容、主编人选和分工安排等问题进行商议交流,并达成以下共识:一是2022年机电维修教材开发总体计划安排获得全体通过。二是机电维修工教材共开发5本教材(包括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教材内容从工作实际出发,围绕各等级机电维修人员在工作中需掌握和运用的通用知识、专业知识、技能操作知识等。三是根据会议讨论确定,由长安汽车刘源担任机电维修教材主编。四是确定了机电维修教材开发工作分工,会后各位专家将各自开展所负责领域的大纲编写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电工(机电维修)教材开发工作将经过大纲确定、初稿编写、评审修订三个环节,预计于今年下半年进行阶段性成果发布,敬请期待。
项目背景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汽车行业评价规范”建设工作顺国家改革之趋势,应企业发展之需要,旨在建立汽车行业技能人才统一的行业标准,实现技能人才在企业间互认、在地域间互认,从而有助于技能人才的使用、培养、流动与共享。由汽车人才研究会联合15家车企共同编制,是汽车企业群策群力、协同创新的又一力作。
大事记回顾
2019年5月,CAHRD人员发展专委会成立“汽车行业职业技能评价工作委员会”,探讨中国汽车行业技能人员评价与鉴定工作。
2019年6月,确定第一阶段开展的九大工种、成立建标专家库及技术专家委员会。
2019年7-9月,秘书处走访10家参与企业,倾听诉求、统一思想。
2019年10月,召开建标专家研讨会议,9家主任单位的建标专家达成编制工作共识。
2019年11月-2020年1月,正式启动了6大工种行业评价规范编制工作。
2020年7月,召开行业评价规范预审会议,10位企业建标专家对汽车冲压生产线操作工、汽车涂装生产线操作工、汽车装调工(乘用车)、汽车装调工(商用车)等第一期四项评价规范提出优化改进意见。
2020年8月,召开行业评价规范终审会议,15家企业审议通过了第一期四项评价规范,于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2020理事会年会暨中国汽车人才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
2021年1月-5月,“冲压“”涂装“”汽车装调工(商用车)” 汽车装调工(乘用车)四大工种教材大纲开发完成,并通过其编写组全体专家审议通过,教材编写启动。
2021年10月-2021年5月,启动第二期“规范”的开发和编制工作,包括机电设备维修、动力总成装调(发动机&变速箱&车桥)和汽车焊装等五项评价规范。
2021年7月,召开行业评价规范预审会议,12位企业建标专家对第二期“规范”提出优化改进意见。
2021年9月,召开行业评价规范终审会议,13家企业审议通过了第二期四项评价规范。于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2021理事会年会暨中国汽车人才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