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汽车“碳中和”与“排放管理” 高培班火热报名中

2021-05-27

汽车人才研究会

1248

2020年底,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2021年1月5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并于2月1日起施行。整车企业作为重点排放单位,亟需了解碳排放法规政策、掌握汽车碳排放核算方法、探讨节能减排技术发展方向。


鉴于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计划于5月举办2021中国汽车行业“碳中和”与“排放管理”高级培训班,邀请业内专家授道解惑,组织企业高管共同探讨,为我国汽车产业的“绿色发展”赋能。

培训内容


1《我国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及“十四五”政策展望》

1)  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与中国宣示;
2)  全球气候治理的最新进展和中国贡献;
3)  国家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解读;
4)  重点领域、行业和碳市场发展的展望;
5)  地方推动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建议。

授课讲师:李丽平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国际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正高级工程师,亚太协同效应专家,亚洲水环境伙伴中国联络人,商务部环境产品专家,中韩自贸区谈判中国代表团成员。主持开展国际合作项目、部级(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亚专资、APEC基金、地方咨询等课题30余项。曾主要包括“中日污染减排与协同效应研究与示范项目”“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下以环保产业合作推动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研究”“环境与贸易投资项目”“美国环境政策研究”“APEC环境产品与服务(EGS)合作问题分析项目”“国际合作及履约”“工业企业污染物渗漏调研项目”等。


2《碳交易机制原理与碳市场价格影响机制》

1)  碳交易机制产生背景;
2)  碳交易机制基本原理;
3)  碳交易机制如何运行;
4)  碳市场价格产生机理;
5)  交易价格趋势影响分析(上海)。


授课讲师:李瑾

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主要从事环境和低碳领域市场机制设计,碳金融产品开发,绿色金融0制度与服务创新等工作。从交易所成立之初加入,全程参与上海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方案、交易平台建设,设计了上海碳配额远期、碳质押贷款、回购、借碳交易等各种碳金融创新业务模式并推动企业的实施与普及;主持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英国大使馆繁荣基金项目、美国能源基金会项目等多个国际合作项目,作为核心专家技术专家参与世行PMR中国碳市场建设项目。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涉及环境金融、碳市场、环境政策与气候变化。


3《中国汽车行业碳中和政策》

1)  碳中和目标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A.行业层面的影响;
B.企业层面的影响;
C. 产品层面的影响。
2)  汽车行业如何应对碳中和政策?
A.摸家底:掌握汽车企业碳排放/产品碳足迹核算能力;
B.做规划:企业碳达峰暨低碳发展专项规划;
C.抢资源:汽车全产业链低碳资源整合;
D.做宣传:汽车企业绿色低碳宣传。

授课讲师:赵明楠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绿色低碳研究室科长。目前主要从事汽车产品生态设计技术研究,按照全生命周期理念,针对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综合分析,提高产品的综合价值;绿色工程技术研究,包括绿色制造理论体系和总体技术等;企业温室排放管理,包括企业能效水平提升、产品碳足迹、碳交易政策研究等工作。


4《轻型机动车实际道路排放》

1)国六标准的主要要求;
2)国六标准相关技术指标的确定背景;
3)轻型车RDE标准要求和实际道路排放影响因素;
4)未来排放法规的发展趋势。

授课讲师:葛蕴珊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高效低排放内燃机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机动车船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理论和技术法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保公益、国际合作和企业合作项目多项,主持或以主要参加人员的身份完成机动车船排放标准多项,以核心成员的身份参加了中国第六阶段排放标准的制定工作。


培训概况

培训时间:
2021年5月27日-29日
培训地点:
一汽-大众品牌培训中心(上海市嘉定区恒裕路580号)
培训对象:
汽车企业研究院、战略规划部门高级管理人员。
报名时间:
本次培训班限额50人,会员单位优先,报满为止。

联系我们

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
培训联系人:史佳龙
电话:021-33510525
手机:18121268131
邮箱:shijl@cats.net.cn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培训联系人:常晓燕
电话:010-63979900-4851
手机:18911493537  
邮箱: changxiaoyan@caam.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