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发展 助力长城汽车的隐性巨变

2019-05-23

汽车人才研究会

2098

近期,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汽车”)发布了2018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长城汽车营业总收入达人民币992.30亿元,净利润52.48亿元,同比增长4.05%。


面对如此佳绩,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表示:“长城汽车需加快国际化步伐,通过人才、制度、机制、模式及文化创新为公司坐享全球做好准备,打造最具价值、世界级的国际化品牌。”


2019是长城汽车“全球化元年”,魏建军董事长谈及品牌战略之际,着重提到了“人才”。那么,面对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长城是怎么吸引留住人才的?长城汽车在人才体系搭建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长城汽车国际化之路的坚实后盾

 

一直以来,长城汽车秉承“每天进步一点点”的企业理念,创建了独具特色的经营和管理模式,旗下拥有哈弗、WEY、长城和欧拉四个产品品牌,经营质量在国内汽车行业首屈一指。


长城汽车在企业飞速发展、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并把员工关怀落到实处。

  

 “员工是公司的第一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魏建军董事长在长城汽车内部会议中特别强调。


这些年,长城汽车在助力员工安居乐业、子女上学等方面,投入了很大的资源和精力。长城汽车发展至今,拥有6万多名员工,这些员工来自五湖四海,有很多外省市甚至其它国家的员工为了企业的发展选择扎根长城、扎根保定。如此庞大的员工群体,子女上学是一大难题。


一个孩子对于学校来说可能是几千分之一,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解决了员工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燃眉之急”,就抓住了留住员工的关键。为此,长城汽车投入巨资,搭建优质的教育资源解决员工子女的上学问题。


长城汽车于2014年开办高端幼儿园,2016年创建中西合璧的国际化高品质的学校——长城学校,为员工子女提供九年教育服务。近日,由长城控股集团(长城汽车为长城控股集团旗下公司)旗下爱和城教育集团投资建设的长城高级中学,也正式亮相。至此,用以解决长城汽车6万名员工的子女教育的15年一贯制教育体系搭建完成。


据透露,该体系立足国内教育现状,全方位引进台湾、新加坡、美国教育理念及课程,全力打造比肩国内、国际高中教学品质,不仅为国内员工子女的教育保驾护航,更为众多扎根保定的外籍员工子女解决上学难问题,实现民办教育与国际接轨,不但为大量本地学生提供更优质教育,更为长城汽车储备更多优秀的国际化人才,成为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引内育 强化核心竞争力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迭代,高精尖人才短缺已经成为了各家车企急需攻克的难题,而长城汽车在展望全球市场之际,提前布局人才体系搭建。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集团员工已达到6万余人,其中研发团队规模超过7000人,研发人员占总员工人数一成以上,达到国际顶级车企水平。

 

多年以来,基于领先的人才体系搭建,长城汽车构建以保定总部为核心,涵盖欧洲、亚洲、北美的全球化研发布局,并坚持技术研发“过度投入”战略。截止目前,长城汽车共建立哈弗技术中心、氢能技术中心、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等多个国内研发中心,并先后在日本、美国、德国、印度、奥地利和韩国设立了海外研发中心。

 

同样得益于领先的人才体系,长城汽车实现了中国品牌在7DCT变速器层面零的突破。为研发7DCT变速器,2014年变速器项目总工程师格哈德·亨宁加入长城汽车,作为曾经大众和奔驰自动变速器研发团队掌门人,格哈德先生拥有二十四年的自动变速器研发经验,全球第一款RWD、奔驰全新9AT均出自其手。此外,长城汽车还先后聘请了53位外籍专家和38位本土专业科技人才,与研发总工格哈德·亨宁一同组成长城汽车变速器研发团队,率先创造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且具备世界一流水准的7DCT变速器。

 

在开放性理念下,2018年长城汽车在海外人才引进方面表现得非常积极。比如,路虎品牌设计师菲尔·西蒙斯加盟长城汽车,成为哈弗品牌新任设计总监。

 

在积极招揽外国人才,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同时,长城汽车选择了更熟悉国内消费者的本土人才掌管长城汽车的营销体系。在原有成熟稳定的营销体系上,引入曾效力于豪华品牌、合资品牌的人才。这为成熟的营销体系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可以使营销理念更为多元化。


曾担任北京现代执行副总经理的刘智丰、原沃尔沃首席运营官柳燕、曾任职多家企业营销高管的宁述勇等人,2018年都被长城汽车招致麾下。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随着体系的不断完善,长城汽车已经成为高精尖汽车人才的聚集地。而事实上,人才的凝聚反哺着品牌技术、营销、服务等方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助力长城汽车实现连续三年销量超过百万壮举的同时,也为品牌全球化布局奠定了重要基础。

 

本文综合来源自飞哥侃车、亚讯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