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8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
1639
近日,长安汽车宣布前宾利汽车外观设计总监、蔚来汽车高级设计总监David Hilton加盟长安,担任长安汽车全球战略设计总监,负责重庆、都灵和横滨设计中心的工作。其实在David之前,已有不少国外豪华品牌设计师纷纷加盟北汽、奇瑞、吉利、长城、观致等企业。
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颜值正义的消费观念、优厚的薪资待遇等因素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设计师带着他们的履历来到中国再次创业,寻找事业又一春。与中国设计师相比,外籍设计师靠着更高水平的技能、国际化的视野和对中国文化的潜心研究,正为中国的汽车设计重新梳理脉络,寻找中国文化和国际审美的平衡点,刮起一股耀眼的“新旋风”,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打造独特的品牌语言。
盘点:行走在中国车企的外籍明星设计师
从上面的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位设计师都在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在他们的手中都诞生了承担目前各大车企主要销量任务或展示未来发展方向的明星产品。
汽车设计是一门高深的美学,除了需要满足消费者的审美眼光,更要体现出品牌的寓意以及前瞻创新的精神。在这些国外明星设计师加盟之前,我们中国品牌的汽车造型大多没有形成自己独有的设计风格。中国自主品牌想要昂首进入世界汽车市场,除了产品的质量以外,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形象和风格尤为重要。这些明星设计师凭着他们对细节设计上的精致追求、时尚元素的准确把控,精妙的点睛之笔将是车型一上市就爆款的重要保证,这些也是国内车企大力引进海外设计师的根本原因。
自从2008年就加入长安的Stefano Carminati,已经在长安整整工作了10个年头。在谈到加入长安的初衷时,他兴奋地说道:“汽车设计在中国这个大市场上非常受重视。新产品不断涌现,很多项目都在同时进行,这样的工作很令人兴奋和激动。我来到长安后,从来没想过要去别的公司。”
如今,David Hilton加盟长安,对于长安自主品牌而言更是如虎添翼。在所有的造型设计师眼中,造型本身就是语言,它将会为客户传递其独特的魅力,传播品牌的形象和价值。尤其在当下的中国,车型的颜值对于中国消费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无论是疯狂动物系列(宝马的鹰眼)(马自达的猎豹)、流体雕塑系列(北京现代的索纳塔)、还是自然仿生(奇瑞的“涟漪”)、抑或是浓郁中国风系列(比亚迪的“Dragon Face”),都在中国市场上竞相生辉。当然,对于一个国外设计师而言,中国的市场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在中国的车企工作,在职业生涯中可以从事众多车型的造型设计,而且还给予了他们非常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他们可以尽情诠释自己的设计思想和理念。这一极具吸引力的工作环境是任何其他地方都无法享受并企及的。
在国际汽车造型设计师领域,目前基本上被来自意大利、德国、美国等欧美的设计师所垄断。最近几年,中国的设计师也正快速成长,也取得了十分耀眼的成绩。在未来,中国的设计师也将逐步会登上世界的舞台,向世人展示中国的创意和魅力。下面几位就是他们当中优秀的代表。
1)保时捷前首席设计师赖平
曾经负责操刀设计的车型有福特Fiesta、宝马3系(E36)、第一代保时捷卡宴以及Boxster,保时捷718的新款Cayman也是这位大师的代表作品。
2)福特首席设计师刘家宝
刘家宝女士是现任福特汽车公司战略概念设计团队的首席设计师,为多款福特SUV车型制定设计方向,作品有探索者(Explorer)、Mountaineer、SpartTrac、Expedition和Navigator。
3)广汽传祺造型总设计师张帆
张帆曾受雇于奔驰德国设计中心,是奔驰SL、A-Class的主设计师,并参与GLK、E-Class的设计工作。目前张帆是广汽传祺的造型总设计师,奠定了当前传祺所有车型使用的“凌云翼”家族式前脸,并开发了GA6、GA8等轿车系列产品,GS4、GS7、GS8等SUV系列产品以及刚上市的GM8等MPV产品系列。
4)奥迪e-tron Quattro概念车设计师严思明
严思明是这款车主要的设计者,大量概念草图出自他之手。新概念车融入了多元化的设计元素,包括新能源以及SUV气质等。
5)荣威RX5设计总监邵景峰
他代表的作品既有耳熟能详的LAVIDA朗逸,PASSAT B5,领驭,新领驭等一系列畅销车型,也有轰动各大车展的具有中国风格的NEEZA概念车。2015年10月31号荣威360成为首届德国红点机构发起的“China Good Design”(中国好设计奖)唯一汽车设计大奖;2015广州车展上汽荣威发布可以媲美法拉利的Vision R概念车并阐述了“律动设计理念”。它也被称为“东韵西律”的设计理念,即基于国际化的准则和国际流行趋势,再融入东方审美创造出高品质的设计作品。简言之,律于形,动于心。
6) 北汽新能源ARCFOX品牌前瞻设计总监乌琳高娃
2016年8月,原通用新概念设计总监乌琳高娃正式加盟北汽新能源,担任ARCFOX品牌前瞻设计总监,负责全新品牌ARCFOX车型的设计工作。未来乌琳高娃也会将更具国际化、前瞻性的设计融入ARCFOX产品之上。
当我们深入国内的车企,就会发现目前很多的设计团队成员来自全球各地,有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设计师,当然也有中国设计师。因此,在设计工作和设计的产品中,会有中西融合的特色。
尤其在当下,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里,业务也越来越全球化,我们的产品也需要满足不同群体相同的需求。每个国家的设计肯定不一样,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越来越趋同,各国之间的差距将越来越小,消费者的偏好也会越来越一致,市场也会越来越接近。无论是典雅、平衡的设计,还是时尚动感的风格,任何一款外有颜,内有料的车型都将是我们共同热捧和青睐的对象。
美是有共性的。而通向美的路径、塑造美的方式,会不约而同、殊途同归。这也是汽车造型设计为我们带来的独特的美丽风景。
中国汽车设计人才的成长之路
目前,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中国汽车业急需高水平的设计人才,另一方面是一些汽车设计人才缺少用武之地。
究其主要原因,还是源于我们国内汽车企业对本土设计师的不信任,也不敢贸然大胆启用中国的汽车设计师,国内设计师的设计能力得不到提高,人才得不到培养,导致本国设计师积极性受挫;其次,是国内设计师缺乏实战经验,设计的一些作品没亮点,没有形成自身的设计风格。这似乎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建议要通过海外优秀设计师的言传身教,企业及第三方机构积极搭建平台,例如开展“中国汽车设计(国际)峰会”等活动以及中国设计师自身的勤奋努力,促进我们国内的设计师快速成长,支持原创,打造“中国设计”,让更多的中国汽车设计人才走向国际。
让我们更多关注汽车产业中独具魅力而又十分重要的设计师群体。在汽车强国的筑梦之旅中,中国汽车设计人需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在世界的舞台,展示我们东方的设计风韵,传递我们中国的和谐、优雅、自信之美。
文: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副研究员 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