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新闻中心

联合年会暨论坛及GAEC活动

姚景源:中国汽车产业需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2012-12-03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

937

4月24日,由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新浪汽车、美中汽车交流会联合主办的“2010全球汽车领袖峰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面向未来的汽车产业”为主题,深入探讨能源、环境等对经济社会有深远影响的问题。以下是本站第一时间为您带来的现场实录报道。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著名经济学家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著名经济学家姚景源:

我对汽车行业我是充满感情的。差不多快有四十年了,在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青年,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我就是到长春一汽工作,所以我曾经是那里一个学徒工,我第一年的工资在那里领的是一个月17块钱人民币,当然我这个资料比起张部长还差很多,他是汽车的功臣。

 我现在我分两部分,一部分我先来谈中国经济,因为现在大家都高度关注中国经济,怎么看中国经济。第二步我再简单谈谈汽车工业,因为汽车真正的专家是我们张部长,都来了。把握中国经济,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那么我是讲,我说你其实把握中国经济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你把它做一个比较,怎么来比较呢,就是把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的运行和去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的运行,你把它们两个做一个比较,我觉得你够能够科学的完整的把握中国经济。因为我看现在各种分析,我觉得有的不是完整,当然有得有点离谱,我觉得现在还是回过头来之后,拿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比较。

那么你如果把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和去年第一季度这两个一季度中国经济做一个比较,会看到什么呢,第一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去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6.2%,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11.9%,这是两个经济增长率,今年一季度6.2%。那么你再来比较,我们大家都是工业战线,去年第一季度中国规模以上的工业增长速度5.1%,这是去年第一季度,中国规模以上的工业增长速度是5.1%,今年中国一季度工业增长速度19.6%,就是5.1%与19.6%。去年第一季度我们知道中国是有上千万的农民工被迫回到家乡,我们当时面临的是一个严峻的失业局面,今年一季度,我在珠三角,长三角调研,我是刚回来,我们可以看到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又出现民工荒、用工难。去年第一季度我们中国财政收入是负8.3%,就是去年第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负8.3%,今年第一季度是正的34%,所以如果把这样几个数据把它作为一个比较,那么我们可以给中国第一季度国民经济下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就是中国第一季度的国民经济是延续了去年企稳回升,企稳向好的这样一个状态。而且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现在这种企稳回升的基础是在进一步巩固,所以如果要给一个最简便的话来说,我说2010年中国经济开局良好,就是2010年,我们中国经济从第一季度整个世界运行上看,开局良好。

那么往后看,中国2010年中国经济我觉得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工作就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管理好通胀预期,这是今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管理好通胀预期。那么我们一定看到对于今年中国经济来说,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局面,这个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他也明确讲,他说如果说2009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我们极其复杂的一年。我们复杂在哪里呢?第一现在尽管外部需求整个世界经济是在复苏,但是我们的外需仍然带有不确定性,我们自身还有诸多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如果说我们看2010年你看中国经济,我说一方面我们可以讲出很多有利的条件,有利的因素,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能够找出很多的不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这叫什么呢,这叫有利条件因素和不利条件因素现在是同时显现。而且我们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在相对交织,我们国内问题,国际问题在互相影响,所以2010年,我们复杂就复杂在我们要面对着一个诸多的两难选择。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是中国经济工作的核心。

那么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样一个状态下,我们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我们的温家宝总理在他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明确讲,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我们加快结构调整力度,我们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就是已经到了一个刻不容缓的地步。我们怎么样来理解中国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到了刻不容缓呢?我们如果把中国经济切开几个层面来看,你就会看出我们真的是刻不容缓。那么你从供给这个层面看,如果从供给层面看,现在中国宏观经济是什么问题呢?我们第三产业的比重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太低了。我们经过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我们第三产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41.8%,41.8%这个比重如果说和美国比,我们低了差不多40个百分点,美国是80,和世界平均水平比差不多低了20个百分点,全世界是60%,大家知道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更多的产业,我们中国最大问题还是一个劳动力总量上就业压力大这么一个问题。我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们按照国际标准,16岁到65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我们中国2004年是9亿09,是什么概念呢?大家知道我们全世界最发达的七大国家,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七大国家人数加在一起,我们跟张部长多次聊过,我们对汽车工业的贡献是了不得的贡献,那么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三产是整个比重不一样,结构层次也不一样。我们这个三产大家一提,餐饮业,吃饭喝酒,我们特别缺少现代服务,比如和我们汽车工业直接相连的,我们的物流,我们的金融、信用、物流,我们文化产业,都是问题。所以可能各位知道,我们的温家宝总理明确地讲,说是要把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所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在哪里,在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这是从供给层面看中国经济的结构问题。

那么从需求结构上看,中国经济是什么问题呢?就是你看需求结构就是看三大需求,投资、消费和出口。我们中国经济过去比较长时间的整个宏观经济角度看,我们过多依赖出口和投资方面,你看我们更多依赖出口拉动经济,结果世界经济危机,发达国家一衰退,我们这边工厂被迫关门,我们的员工就得失业,所以特别是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够像过去那样,长时间更多依赖出口去拉动经济。为什么我们通过汽车工业,

08年09年能有这样一个成就呢?我记得当时在最困难的时候,张部长他是一个专家,他给我讲过,中国汽车三不靠,第一步靠出口,第二不靠银行信贷,所以那个时候我说我们温总理讲说要大家有信心,总理说有信心则心暖,心暖经济就暖,当时不少人没有信心,但是张部长有信心。所以我们不能够长时间更多依赖出口了,那么我们依赖投资拉动经济过去我们也出现,因为大量投资意味着大量的生产能力形成,大量生产能力形成,消费上不来,产能过剩就过不去,我们现在确实到了这样一个状态。所以怎么办呢?归根结底还是要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拉动里。刚才邵部长也讲,为什么09年汽车有这样一个成就,就是因为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扩大和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使我们整个行业充满生机,充满发展。

如果说从第三个层面上看,就是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要优化结构,就是要解决我们过去长时间的这种主要依赖物质资源投入来支撑我们经济增长这个问题。大家知道中国经济过去我们增长更多是依赖大量的物质资源投入,你依赖大量物质资源投入,问题就出来了,于是我们就是高能耗,高污染,这一点现在形成了共识,我们在中国政府已经向全世界承诺,我们到2020年,我们比200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0%到45%,所以怎么来转变呢?就是说我们能让技术进步,让创新,让科技,让这些来更多的替代我们现在主要大量的依赖物质资源消耗来支撑整个经济增长的状态。那么你把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你如果分成这样三个层面来分析,那么你想每一个层面都跟我们汽车工业是息息相关的,密切相关的,都是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利好的一个重大政策措施。这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再一个就是管理好通胀预期,管理好通胀预期我在上个月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讲过,我说今年我们中国政府提出来的,我们要把物价上涨控制目标就是控制在3%左右这样一个目标,我是讲这个目标,要实现它有难度,能实现,3%今年中国物价控制目标有难度,能实现,但是后来我讲完之后,一看媒体报道,第二天看媒体报道,我看只有少数的媒体写全了,我讲的叫做有难度,能实现,就是把物价上涨控制在3%左右,不少媒体压根儿没有把后面三个字写上去,他们标题就是姚景源讲今年把物价控制在3%有难度,后面我说的能实现他不写,我估计他们认为这个东西实现不了,所以他们就不给我写。但是我是讲,我们还得看到什么问题,今年确实有推高物价上涨的因素,但是推高物价上涨的因素和抑制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现在是同时存在,而且你应该相信我们的宏观调控政策,相信我们能够处理好把握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管理好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

还剩一点时间,我班门弄斧,我讲讲汽车,邵部长和张部长他们都在这儿,中国汽车我是讲过,我们三个市,房市,股市,车市,老百姓最满意就是车市,房市、股市、车市老百姓最满意就是车市。20多年前我到国外,当我看到国外路两边都停着小汽车的时候,我真的从心里羡慕人家,你看人家国家多发达呀,你想想,我们五十年代有那么多科学家回到我们祖国,为我们祖国贡献的时候,我们不都讲他们放弃国外小汽车?你看看今天,今天马路两边停的车也很多。中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那一年,我们才15万辆,去年生产量1375万辆,销售量1364万辆。今年一季度,我们是455万的生产辆,461的销售量,同比增长70%。而且不仅仅体现在一个生产和销售,刚才邵部长讲不要光看这个,我是讲,中国汽车还有一个什么特点,产量增加,销售率上升,你生产量455万,销售量461万,第三个利润大幅度增加,一季度我们主要汽车厂家刷新了历史上最好水平,我们汽车行业利润同比无论是和去年一季度比,还是和去年前年比,利润都是增长两倍。为什么中国汽车有这样的增长,讨论的人很多,我觉得我们还应该回到最根本上,为什么中国汽车工业有如此的神话般的增长,就是改革开放。你看汽车工业,1978年的时候,我们少数几家国有企业,你看中国现代的汽车工业,我们有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中外合资,有民营经济。我们主要汽车厂家在中国都有厂,都有投资,我们汽车业的改变,汽车业的开放,中国到今天有如此的规模,最重要一点,我觉得中国汽车机构要想把这种生机勃勃,保持我们这种状况,最重要仍然是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我觉得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还有一些观点,比如说有的人讲,我们现在汽车到了1300万辆,有人说是过剩,我是不赞成,我认为我们现在没有过剩。刚才邵部长讲,你按标准来说,人家是6.5个人一辆汽车,我们现在是22个人才有一辆车。而且我再讲一个,我觉得中国人对于汽车的拥有,不单单是交通工具的概念,不单单是运输概念,还有文化和精神的概念。

张部长刚才我们两个人,我觉得他谈的非常好,他讲其实我们中国跟世界的差距就是中国将来最大的市场,所以你看这个差距之间,这个差距我说作为一个企业家,换一个角度看,中国跟世界的差距就是中国最大的市场。所以我认为中国今后的汽车,我们还有相当大的潜力,包括量。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们到了1300万辆,确实现在不是小数了,我不是说我们过去预测,我曾经讲过,我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过去都不准,我认为也包括汽车产量的预测,确实我们已经到了这么高一个产量,我觉得我们确实在这个时候,现在还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我觉得它给我们创造这样一个条件,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现在汽车造成高能耗,环境污染,造成道路拥挤,甚至交通事故,我觉得这些问题是不是存在,确实存在,因为我们现在从我们环境保护这个角度说,我们汽车排放越来越成为我们污染环境的重要一个成分了,而且大家看我们交通拥堵,我们汽车又是耗能主要的产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是讲坚持一个观点,我说你仔细来看,我们人类社会这几千年,人类的文明史都是说是解决问题都要在问题里提出之后才能解决问题,所以你这个来讲,你发展是硬道理,我们人类社会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我们面临新问题,这个时候大家形成共识需要解决它的时候才能解决。显然,十年以前,二十年以前,你来解决汽车能耗问题,排放问题,交通拥堵那不可能,我们全国道路修的时候,有多少人批评这个道路,搞宽了,搞大了,现在看哪个地方不是小了。

所以我是讲,对于汽车能耗污染,汽车交通问题,我认为从人类文明史上看,问题解决一定要到问题形成之后,问题积聚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这点来说,我认为现在应该是我们来着力解决汽车能耗,汽车污染,汽车给我们带来的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是发展推动我们解决问题,那么回过头来之后,我觉得中国汽车到了今天,也恰恰是我们新的动力,新的能源,新的材料,新的技术能够更多的实施这样一年。

我就讲这么多张部长,你是专家,我不讲了,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