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规范”通过终审 专家畅谈“心智型技能人员”

2021-10-09

汽车人才研究会

839

image.png


2021年9月26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汽车行业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暨评审(终审)会议在上海召开。

奇瑞控股集团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心主任刘兴江和上海技师协会会长徐小平两位特邀专家代表,以及来自上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江淮、华晨、重汽、江铃、陕汽、海马、东南等12家整车企业的人力资源相关负责人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与了评审会。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研究部副主任陈丹主持会议。


群策群力 第二期“规范”通过终审

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助理研究员黄晓静向参会人员汇报了2021“规范”建设工作情况及进展。据她介绍,“规范”建设工作启动于2019年5月,首期“规范”于2020年8月正式发布,包括“乘用车装调工”“商用车装调工”“汽车冲压生产线操作工”和“汽车涂装生产线操作工”四个“评价规范”。首期“规范”对应的教材也正在加紧开发中。

同时,第二期“规范”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包括“机电维修工”“动力总成装调工”和“汽车焊装生产线操作工”评价规范,历经十多轮会议研讨和意见征集,并通过了近200位技术专家、建标专家和各车企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的多轮评审,最终形成了进入终审的“机电维修工”“动力系统装调工(发动机、车桥装调)”“汽车焊装生产线操作工”四个评价规范。

刘兴江代表建标专家讲话,他表示,“规范”兼具针对性、通用性以及前瞻性,为技能培训和技能等级认定评价提供了较为详细地参考、指导、引领作用。一是针对性,“规范”是对原国家标准的补充、完善和细化,对汽车行业技能人才培训评价工作能起到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二是通用性,“规范”能引导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对行业和企业的技能培训目标编制培训大纲教材、设置培训课程、制定教学内容,甚至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三是前瞻性,如果没有“规范”,汽车技能人才的培训和认定将无从谈起、无章可循、无规可依。

参会HR围绕“规范”在行业、企业的适用性、便利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充分审议了“规范”(2021版),一致通过了“机电维修工”“动力系统装调工(发动机、车桥装调)”“汽车焊装生产线操作工”四个评价规范。

根据安排,“规范”(2021版)将于9月29日在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2021年理事会年会暨中国汽车人才高峰论坛期间正式发布,届时参与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莅临现场,共同见证“规范”发布。


 智慧碰撞 专家畅谈“心智型技能人员”

会上,大家还就“智能制造时代技能人员结构变化趋势”“技能人员管理效率及人才质量提升”以及“技能人员短缺”等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分享了各自的看法和观点。

徐小平:智能制造时代对技能人才提出更高要求

徐小平认为,中国制造经历三个阶段,一是手工作业,二是自动化生产,三是智能化制造。每个阶段的转变必然会带来一部分岗位的消失,比如从前的冲压和现在几乎全自动化生产的冲压对人员的需求并不一样。目前中国处于从自动化生产向智能化制造转型的过渡阶段,也将面对新一轮转型阵痛期,技能人员结构会进一步优化,但不必焦虑担忧,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即可。

他还指出,在智能化制造时代,新型技能人员(被称为“心智型技能人员”)的主要工作将是监控和优化。原来一个工厂几百人,通过一个强大系统即可实现黑灯工厂,但在当下及未来,心智型技能人员需要做的是维护和运营这个强大的系统。

未来乘用车制造会进入小批量个性化定制,这和过去的桑塔纳时代完全相反(过去是生产即消费),新制造模式对于生产线的设置以及机器设备的要求很高,必然会遇到复杂的设备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工业服务人员维护系统的能力就极为重要,这对心智型技能人员本身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他们需要具备“x+1” 的能力要求。

其中,“x”是通用的专业技能,“1”是特长。以机电维修工为例,他需要会机械维修、电气设备维修和编程等等一系列专业技能,同时在这些复合能力中还需要对某一技能特别有“感觉”,或者说天赋,引导其在该“擅长”方面精进。对于这类人才培养,徐小平认为,不能忽视自主学习的作用,岗位永远是最好的学习平台。

梁军:复合型技能人才将大大提高企业效率

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组织人事部副部长梁军谈到,目前汽车制造基本可以达到70%的自动化率,可以预见未来,单一的生产操作岗位将被机器设备替代,因此这类人员的比重会越来越低;而随着机器设备的增加,机电维修工的比重在未来会越来越高,这类人员需要掌握多重复合能力和知识,既需要懂机械,又需要懂电气,既需要会技术,还需要会维保,拥有这些复合型素质的技能人员,可以把现有的多个岗位合并为一个岗位,企业效率会自然而然地提升。

由于商用车本身种类复杂,目前陕汽商用车制造采用订单模式,在一条产线可以生产多种不同车型,从而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梁军表示,他们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定制化产品标准化,类似客户可以对购买的精装房进行选配,从而提高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效率。

刘兴江:技能和技术人员界限日益模糊

刘兴江提出,人们对技能人员固有的认知就是“一线工人”,但其实并不是如此,技能人员和技术人员间的界限正在日益模糊,比如奇瑞的设备工程师,其工作环境也在生产车间,工作内容是对设备进行调整、修理,经常身上布满脏污的油渍,这看起来和机电高级技师的工作区别并不明显。

此外,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学习发展经理薛云、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事培训办技能培训项目经理陈斌和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人才发展专家鄢蓉等线上参会的管理者就上述三个话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也畅谈分享了自己就技能人才对行业的认识、困惑和建议。





相关链接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汽车行业评价规范 


项目背景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汽车行业评价规范”建设工作顺国家改革之趋势,应企业发展之需要,旨在建立汽车行业技能人才统一的行业标准,实现技能人才在企业间互认、在地域间互认,从而有助于技能人才的使用、培养、流动与共享。由汽车人才研究会联合15家车企共同编制,是汽车企业群策群力、协同创新的又一力作。


大事记回顾

2019年5月,CAHRD人员发展专委会成立“汽车行业职业技能评价工作委员会”,探讨中国汽车行业技能人员评价与鉴定工作。

2019年6月,确定第一阶段开展的九大工种、成立建标专家库及技术专家委员会。

2019年7-9月,秘书处走访10家参与企业,倾听诉求、统一思想。

2019年10月,召开建标专家研讨会议,9家主任单位的建标专家达成编制工作共识。

2019年11月-2020年1月,正式启动了6大工种行业评价规范编制工作。

2020年7月,召开行业评价规范预审会议,10位企业建标专家对汽车冲压生产线操作工、汽车涂装生产线操作工、汽车装调工(乘用车)、汽车装调工(商用车)等第一期四项评价规范提出优化改进意见。

2020年8月,召开行业评价规范终审会议,15家企业审议通过了第一期四项评价规范,于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2020理事会年会暨中国汽车人才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

2021年1月-5月,“冲压“”涂装“”汽车装调工(商用车)” 汽车装调工(乘用车)四大工种教材大纲开发完成,并通过其编写组全体专家审议通过,教材编写启动。

2021年10月-2021年5月,启动第二期“规范”的开发和编制工作,包括机电设备维修、动力总成装调(发动机&变速箱&车桥)和汽车焊装等五项评价规范。

2021年7月,召开行业评价规范预审会议,12位企业建标专家对第二期“规范”提出优化改进意见。

2021年9月,召开行业评价规范终审会议,13家企业审议通过了第二期四项评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