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9
汽车人才研究会
2521
7月4日,中国汽车行业人力资源经理人组织(简称CAHRD)在东风公司举办2019年汽车行业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用工)对标报告发布会。
来自中国一汽、东风公司、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安汽车、江淮汽车、华晨汽车、东南汽车、重汽集团、奇瑞汽车、航盛电子、东风股份、郑州日产、神龙公司、东风乘用车、东风本田、东风雷诺、东风特种商用车、东风畅行、东风车城物流、东风鸿泰、东风格特拉克等22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人力资源薪酬和人员配置业务经理、主管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简称汽车人才研究会)秘书长、CAHRD秘书长李喆乐主持,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人事(干部)部副总经理刘志军致欢迎辞。在会上,东风公司、华晨汽车、秘书处分别解读了《2018年中国汽车行业薪酬对标报告》、《2018年中国汽车行业劳动用工对标报告》和《2018年中国汽车行业劳动用工精准对标报告》(乘用车&商用车),并对报告中问题进行现场交流。
参加2018年薪酬对标的企业有15家,人数为94.1万人,同比增长2.2%,整车销量达2336万辆,占当年行业总销量的83%。
1.在传统燃油车业务领域,务必持续确保一定的利润率。
-审慎运用灵活用工策略,有效控制人工成本;
-分步开展减员增效,优化现有人员结构,实现“瘦身健体”;
-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溢价能力;
-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亚非拉国家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
2.在新兴业务领域(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通过共享化、平台化来提升研发效率。
-业内企业联合开发共性技术,实现技术成果共享;
-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等行业优质资源协同研发前瞻性技术,摊薄开发成本;
3.在当前车市“升级换代”背景下,聚焦核心业务、坚定信心,蓄力寒冬后新一轮高质量增长
1.2018年受政策因素和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增速趋缓,销量首次出现负增长。
2.人数、人工成本增幅高于利润增幅,导致人均利润、人工成本利润率同比下降。
3.人均工资12.39万元/人,同比提升4.4%,其中合资零部件增幅最高,物流运输、轻卡、自主乘用车、自主零部件、汽车金融增幅跑赢行业整体增幅。
4.人事费用率5.43%,同比劣化2.5%,其中汽车金融优化幅度最大,轻卡劣化幅度最大。
5.中层管理人员、中级研发人员、高级技术人员人均工资增幅高于平均水平;不同企业同类人员薪酬差异呈缩小趋势。
行业薪酬对标成果解读—行业整体
来源:《2018年中国汽车行业薪酬对标报告》
行业薪酬对标成果解读—行业整体趋势
来源:《2018年中国汽车行业薪酬对标报告》
参加2018年劳动用工对标的企业有14家,涉及全行业100万人,整车销量达2416万辆。
1.汽车行业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方向发展转变,效果初显。其中,人均利润增幅高于人均销量增幅,研发、工艺人员占比增长。
2.行业整体离职率高于入职率,首次出现人员净流出情况。人员净流出情况以非管理技术人员为主,所有版块的非管理技术人员都在减少;管理技术人员总体上还处于入职率高于离职率的净流入状态,但在各业务板块中,商用车、零部件已出现净流出情况。
3.在中高端人才引进力度方面,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车存在较大差异。合资品牌的经营层、专业高级、专业中级等人才处于净流入状态,自主品牌恰好相反,处于净流出状态;自主品牌更倾向于研发、销售人才的引进。
行业劳动用工对标成果解读—在岗劳动生产率的行业均值
来源:《2018年中国汽车行业劳动用工对标报告》
行业劳动用工对标成果解读—人员结构、人员变动
来源:《2018年中国汽车行业劳动用工对标报告》
会上,汽车人才研究会研究部研究助理黄晓静还发布并解读了《2018年中国汽车行业劳动用工精准对标报告》(乘用车&商用车)。
2018年用工乘用车精准对标共有37家企业参与,其中合资品牌19家,中国品牌18家,人员规模达到35.34万人,整车销量超过1379万辆,占当年全国乘用车销量的49.11%;用工商用车精准对标共有16家企业参与 (2018年为14家),人员规模达到15.35万人,整车销量超过209.44万辆,占当年全国商用车销量的47.92%。
最后,会上参与对标企业一致同意在明年的薪酬对标中,增加新能源研发人员的对标,并把高级管理人员进一步拆分到正副职、营销人员从售前与售后端进行细化。在未来的对标中,秘书处欢迎更多整车集团及企业参与进来,共享数据成果,提升HR日常工作管理水平,探寻行业人才工作发展规律,为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持。
对标背景
“中国汽车行业薪酬对标”及“中国汽车行业劳动用工对标”由中国一汽、东风、上汽等汽车行业人力资源经理人组织(HRD)主席团核心成员单位牵头推进、HRD组织实施,由最初的8家单位参与对标,扩展至15家我国主要的整车集团及企业参与对标。
《2018年中国汽车行业薪酬对标报告》涵盖各大集团及其下属的乘用车(合资、自主)、中重卡、客车、轻卡、零部件(合资、自主)、汽车金融、物流运输、研发中心和总部等业务板块,从行业、集团、事业单元对标等层级,按照直接人员、准直接人员、管理人员、研发人员、营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劳务工、海外专家的人均工资、人均人工成本、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利润率、应届毕业生起薪水平等指标展开编撰,进一步提升报告的实操价值。
《2018年中国汽车行业劳动用工对标报告》呈现行业对标、集团总部对标和精准对标(乘用车&商用车)三大对标结果,按照在岗在册管理技术人员、在岗在册非管理技术人员、在岗不在册人员的人员生产效率、人员结构、专业结构、人员变动、增长率等5类28个指标展开对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