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荣出席“中国人才50人圆桌论坛”并发言:当前汽车人才存在四大问题

2017-05-21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

966

2017年5月20日,第三届“中国人才50人圆桌论坛”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召开。“中国人才50人圆桌论坛”是为国内顶尖人才理论研究专家,政府人才工作政策制定者和中国企业界精英人才搭建的国内高层次跨界交流平台。“中国人才50人圆桌论坛”坚持深入探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聚焦中国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为提升中国人才理论发展、推动中国人才学的建设,为人才强国战略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建言献策。

论坛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主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何宪,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皓,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于信汇,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等领导莅临致辞。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执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朱明荣出席论坛,并分享了关于中国汽车人才发展的思考。

朱明荣指出,汽车人才工作当前存在四个主要问题,一是汽车人才严重短缺,尤其在新的产业变革下,跨界人才、复合型人才奇缺;二是央企、国企人才体制机制难突破,如薪酬难达行业标准、员工持股难等;三是海外人才政策相对保守,重学历轻能力现象仍存在,用人手续周期过长;四是技能工人用人观落后,以用“工人之手”为主,而不善于开发利用“工人之脑”。

他还分享了产业变革下对汽车人才发展的三点感悟。他认为,随着能源革命和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我们不仅需要重新定义汽车,还需要重新定义汽车人才;其次,在前瞻技术人才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对产学研合作的要求更加迫切;另外,当前产业融合的新形势下,知识更新迭代速度加快,院校的教育严重滞后,企业参与办学有望成为人才培养创新的重要举措。

最后,他响应“一带一路”战略,分享了“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对汽车产业海外布局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一带一路”汽车人才发展方向。他表示,中国汽车走出去,人才要先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汽车人才布局。深化人才培养合作、推动人才双向流动,既要致力于本国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帮助沿线国家培育国际化人才,将是未来“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汽车人才工作方向。

此外,著名人才学家、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王通讯,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特聘专家沈荣华、桂昭明,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薄贵利,河海大学文天人力资源研究院院长赵永乐等多位国内人才界有名望和影响的领导与专家出席论坛,围绕 “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人才驱动创新”、“一带一路人才战略”等三大主题进行了观点分享与智慧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