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9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
881
8月25日,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会十周年庆典期间,中国汽车行业人力资源经理人组织(简称CAHRD)主席扩大会议在上海嘉定举办。
来自自一汽、东风、上汽、北汽、广汽、长安、华晨、奇瑞、吉利、江淮、重汽、江铃、东南等多家整车集团及下属企业、零部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成员代表及列席代表等50多人参加了会议。东风汽车公司人事(干部)部副部长胡卫东主持会议。
会议听取了CAHRD2016年度半年工作汇报。劳动关系主任单位华晨汽车集团对今年开展的《中国汽车行业劳动用工同业对标报告》作全面解读。
本次对标是CAHRD在去年对标的基础上,聚集14家整车企业就劳动用工情况在行业内开展的第三次对标,样本覆盖约105万人;对标企业当年整车销量近2220.4万辆,占当年全国销量的90%。相比去年,今年的对标的创新与亮点在于:首次引入边际分析,对企业发展状态的分析更加深刻; 强化行业趋势研究,提升了报告的实用价值;将集团、事业单元的指标放在同一界面呈现,丰富了分析维度。
对标显示,行业发展的拐点或已出现,产能过剩的风险仍在集聚,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行业整体销量、人员总量虽在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二是行业整体人员增速超过销量增速;三是行业整体人均利润下降,企业间的人均利润差距减小;四是行业整体入职率降低,离职率增高。
从各事业单元看,对标发现,合资、高附加值企业在行业竞争中优势明显。数据显示,合资乘用车、发动机单元的劳动生产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事业单元;而且自主乘用车人员变动最为频繁,且主要流向合资乘用车企业。
对标还对行业的人员配置情况进行了梳理,当前管理技术人员与非管理技术人员的比例大约为3:7,管理技术人员的管理幅度约为1:6,非管理技术人员的管理幅度约为1:11,专业结构正由传统的纺锤型向哑铃型转变。总体来讲,对标认为当前行业的传统制造属性明显,管理幅度不大,管理层次分明。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执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朱明荣,介绍了“中国汽车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研究”课题,指出该课题是受国家工信部委托,旨在摸清汽车行业人才现状,并谋划、设计与汽车产业的中长期发展相匹配的人才发展路径。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培训认证中心主管郭琨就“汽车工程师水平评价”工作作了介绍,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上汽集团人力资源总监朱庆敏作特别发言,肯定了对标成果,并表示会继续支持CAHRD的工作,并将积极配合“中国汽车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研究”调研工作。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长付于武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充分肯定了CAHRD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各企业协同合作所做出的如此有价值的对标报告是对行业的重大贡献。他强调,CAHRD的工作应紧紧围绕汽车人才的成长、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汽车行业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开展工作。他还特别提出,希望为促进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希望各企业协同合作,发挥行业能力,共同完成“中国汽车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研究”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课堂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