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9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
965
8月28日,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第二届第五次年会暨中国汽车人才高峰论坛在江苏常熟召开。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发来视频祝词。全文如下:
各位理事、常熟市的领导、奇瑞汽车集团的领导、汽车界的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我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参加这次(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会(年会)和高层的论坛,但是从我八年前参与到研究会的成立,我就一直在关注着我们汽车人才研究会的发展。
八年前,在邵部长的高瞻远瞩的、对形势的分析之下,亲自策划、指导、领导了汽车人才研究会的成立和发展,当时也得到了人事部领导的大力支持。所以我想,我作为一个名誉的理事长,对今天的会议表示衷心的祝贺!也想借此机会,对我在这两年多生病期间,各位同仁、各位领导对我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八年的时间过去了,这八年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得最快、也是最好的时机。我们的产量增长了四倍,从500万辆到2000多万辆。这不止在中国汽车的产业发展史上,而且在世界的汽车工业发展史上,也是从来没有过的。那么,这八年我们的(汽车)人才研究会在三个方面形成了共识,而且直接地进行了实践和推进。
第一个共识就是汽车产业要由大变强必须人才要强。这整个汽车产业的大集团、我们的中间的骨干企业的领军人物要强,这一点已经形成了大家的共识。我们在过去的几次理事会和高层论坛中,大家对这一点已经认识得非常清楚,而且我们在推动汽车领军人物的成长、培养、交流方面都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第二点形成共识的是我们不止要有汽车产业的、集团的和中间骨干企业的领军人物,还要形成一支百万计的、现代化的汽车产业大军。这样一支大师,不仅要有师令,(还)要有军长、师长、团长、营长、排长、连长和战士。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应该是全方面、多层次地培养我们的人才队伍。在这一点,在我们研究会的后几届的工作中,也形成了大家的共识,也在推动这个方面。比如说,我们的设计师、我们的工艺师、工程师、试验工程师、我们的高级技工,都在我们(汽车)人才研究会讨论的范围之内。
第三点形成共识并且我们一致在极力推进的是,人才可以引进,也可以引进国外的人才,但是最终要实现自主创新,人才,特别是梯队型的人才完全要或者叫全凭我们自己的培养和锻炼,在这个方面也取得了大家的共识。中国要自主创新,是人才的创新。我总讲,技术可以买卖,人才也可以引进,但是先进的技术买不来。先进的技术在哪儿,在人的脑袋里面,在我们的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经验的形成的过程中,所以这一点我们要形成一种新的共识。
各位理事、业内的各位专家,我们的这次的会议,承蒙常熟市的领导和奇瑞汽车集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我想这次会议按照中央群众路线教育这样一个实践的要求,我们这次会应该是更加地接地气、更加地接近于汽车产业的发展、更加接近于我们的企业,使我们的(汽车)人才研究会真正扎根在汽车产业,为汽车产业由大到强。
现在中央提出了两个百年梦。2020年是一个低的百年梦的实现,那就是要全面实现小康。中国的经济社会要发生巨大的变化,汽车产业在未来的几年之内,也要发生巨大的变化。我可以预计,面对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市场的国际化,汽车产业资本的国际化和汽车技术和产品国际化,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面对这样一种趋势,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需要国际化的人才,不止是需要几个国际化的人才,或者几十个几百个国际化的人才。打个比喻,我们派出的不是维和部队,而是一支可以作战的部队,是一支可以参与世界汽车产业国际化越来越激烈竞争的部队。中国的汽车产业必须走出去,中国的汽车人才必须走出去。
最后衷心祝愿新一届的理事会召开的年会能够取得圆满的成功。祝所有与会的代表都能得到收获,对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家都在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发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