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奇惠:汽车强国梦不是时髦口号

2013-07-16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

1056

2013年7月6日,中国汽车报专家顾问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纪念中国汽车工业6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我会首届理事会理事长、第二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原国家机械工业局局长邵奇惠到会致辞,并作“构筑中国汽车工业面向世界的核心竞争力”主题发言。

 

我会首届理事会理事长、第二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原国家机械工业局局长邵奇惠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60年来,取得了伟大成就,这使我们能够有底气、有资格在这里共祝成绩、畅想未来。<中国汽车报》是一支旗帜鲜明的战斗队伍,他们既是鼓动者,也是战斗员;既能够引导正确的发展方向,又能够不失时机地评点时弊。他们真正把人民日报的精神和作用带进了汽车界,成为当之无愧汽车行业的媒体领袖。

汽车作为我们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涉及方方面面,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也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除政府部门以外,行业组织、媒体队伍都在各自领域做了许多有利于汽车产业发展的大事。它们的作用不可替代。现在也是汽车产业各个学会、协会和相关组织配合得最好、最和谐的时期,我们应该珍惜。

汽车强国梦是业界共同的梦想。但坦率地讲,梦想之后我们有了多少实际行动?目前看来并不乐观。我们应当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实现汽车强国梦上,讨论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说,汽车强国的标准和内容是什么?有观点认为中国汽车工业用了30年就走完了国外100年所走的道路,真的如此吗?我觉得完全没有走完。另外,想要成为汽车强国,国家关于汽车的管理构架应该是怎样的?汽车行业到底该怎么管?是一个部门管,还是几个部门一起管?尤其是我们处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究竟如何切实高效地管好汽车行业?最关键的,汽车强国的战略攻关目标和途径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集中精力在哪些环节上进行攻关?

所以说,汽车强国并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更不能围绕单个领导的兴趣去制定规划。我建议,我们都要脚踏实地,共同研究讨论一些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汽车以前作为“改变世界的机器”,如今在各项限制政策的压力下,仿佛快耍变成“弄坏世界的机器”了。汽车业的发展应该如何与我们的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交通环境等有机地配合起来?作为国民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业生存发展的环境不能太恶劣。专家顾问委员会需要认真研究这些问题,必要的时候可以向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提出关于若千问题解决途径的建议。

总之,汽车强国不是一个梦,而是艰苦的实现过程。我认为,建设汽车强国这个事情,不是个人行为,也不是企业行为,而是国家行为。既然汽车强国梦是国家行为,我们的个人和企业行为应在国家行为统一之下一起努力。我们要尽快学会消化吸收这60年来的成绩、经验和教训。特别是最近一二十年,既是发展最快的时候,也是问题积累较多的时期。所以,我们既要从经验里面总结路径,也要从教训里面找出问题。

                                                                      (信息来源:中国汽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