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3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
898
汽车企业要在困境中谋发展
原国家机械工业局局长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长
邵奇惠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改革使我国汽车产业迈入了市场化;开放使我国汽车产业实现了国际化。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汽车工业坚持对外开放与自主发展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汽车工业发展道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汽车工业所走的道路与世界上所有国家不同: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二元化经济的形成、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价廉质优的生产要素、区域市场的不平衡性……这些特点,使我国汽车产业在比较长的一段时期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但是,要想发展成为汽车产业强国,必须借助科学技术拓展未来。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报告中深刻地阐明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只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这是汽车产业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原则。
今年的会议是在十分特殊的形势下召开的。2007年,美国出现次级抵押贷款危机,2008年发展成为华尔街金融风暴,继而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是自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并有可能超过1929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在2007年的广州论坛上,我曾经提出,汽车企业要直面前所未有的挑战,增强忧患意识,避免早衰。现在,这一问题已经非常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
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和西欧一些受此影响严重的国家金融机构下调或停止资金信贷,使汽车消费能力明显下降。我国汽车产业也受到一定冲击和影响。从2008年各月汽车产品出口同比增长和环比增长分析看,2008年8月以后,汽车零部件的出口已受到明显影响,呈现负增长。同时,国内汽车销量的增长幅度也出现一定程度下滑。
我国汽车产业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国务院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并制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这十项措施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等,对于汽车产业的发展,十分有利。
虽然面对空前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困难,但中国汽车工业增长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我国13亿人口对汽车旺盛需求的国情没有变,我国以扩大内需为主的战略方针也没有变。
对汽车产业而言,在危机中要善于抓住百年一遇的机遇来发展。一些有识之士提出,汽车工业可以从危机中找到产业发展的机会至少有两个:一是结构调整和国际并购的机会,通过联合、参股等形式,在国内找到重组的伙伴,或者用比较便宜的价格购买国际上拥有核心技术公司的股权的方式,取得核心技术。第二,目前也是吸引全球高端技术人才的最好机会。
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新一轮的发展阶段,也处于新一轮的调整阶段。对汽车产业近几年的发展做一次认真全面的回顾,找准持续发展的方向和方法非常必要。我们要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坚定创新的信心和决心,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以更稳健的步伐前进。
(本文为作者在2008中国(广州)汽车发展论坛上的致辞,题目为编者所加,文章有删节。)
(来源:中国汽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