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3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
794
导语:上海嘉定国际电动汽车示范区呼吁国家主管部门协调各方关系,出台新的推广鼓励政策。
本站讯 12月15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研究部副部长方海峰博士访问中国汽车研究会秘书处,调研上海嘉定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情况,为国家制定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鼓励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执行副秘书长汤海山陪同调研。
上海是中国首个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嘉定区又被指定为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近两年来,嘉定国际示范区动作频频,从基础充电桩建设、新能源汽车试乘试驾中心设立,到上月23日全国首家多品牌新能源汽车专营4S店开业,为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推广做了许多工作。截至目前,这里已经销售新能源汽车15辆;接待6000余人次试乘试驾,其中,七成以上体验者表示,“如果价格合理、后期配套设施跟上,可以考虑购买。”到今年年底,全区预计建成770余个充电桩,主要集中在几个商圈和居民小区,可基本保障车主日常出行的充电需求。明年,新能源汽车专营4S店还将开进市市中心,并在市中心建设2.5万个充电桩。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新能源汽车在商业化推广方面仍然困难重重。在年初面向个人卖出10辆新能源汽车后,嘉定示范区发现还存在许多问题,包括续航里程、维修保养、充电便利性等都亟待加强,因此放缓了私人销售的步伐。
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是嘉定示范区示范推广新能源汽车事业的实际运作单位。该公司新能源汽车事业部副经理丁晓华在调研中反映,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主要碰到两大难题:首先是,价格偏高。在这里,尽管电动车最高每辆有6万元补贴。但是,其售价仍然比传统同类型汽车贵,购置税等政策也没有到位。消费者个人购买电动车,主要看中电费比油费便宜。其次是,使用不方便。现在,上海只有嘉定有充电桩,其他区还没有普及,加上很多小区停车位不固定,晚上充电很麻烦,这就无形中阻碍了电动车销售。而要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必须确立三大原则:一是,多主体推进建设;二是,充电换电多模式试点;三是,将新能源汽车推广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做好充(换)电站布局和用地规划。同时,还要超前研究旧电池由谁回收、怎么回收,旧电动车怎么处理、残值怎么估算,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怎么施救、怎么处理等问题。由于对这些问题看法不一,而且涉及各方切身利益,因此,仅靠地区力量很难解决。他呼吁,国家主管部门挺身而出,果断决策,同时出台新的推广鼓励政策,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新能源汽车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