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 | 第二批汽车行业技能人员评价规范预审会议圆满召开

2021-07-28

汽车人才研究会

1118

为了发挥行业力量与专家资源,为汽车行业编撰企业间互认且符合产业未来发展需要的技能人员评价标准,填补行业技能人员评价标准的空缺,帮助企业自主实现技能人员的培养、评价、鉴定及发展,推动全行业技能人员水平不断提升,本着“共同承担、共同分享”的工作原则,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汽车人才研究会”)于2019年联合国内十五家整车(集团)企业协作开展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汽车行业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工作。


为了推进“规范”工作的落地和实施,秘书处成立了“中国汽车行业技能人员评价与鉴定工作委员会”,平台汇聚了来自我国各大车企的技能大师、建标专家与各专业技能人才近400名。


2020年8月,在全体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秘书处发布了“汽车冲压生产线操作工”“汽车涂装生产线操作工” “汽车装调工(乘用车)”和“汽车装调工(商用车)”首批四项评价规范标准


近日,由各车企委派的技能专家已完成第二批评价规范的编写工作,包括机电维修工、动力总成装调工(发动机、变速器、车桥)、汽车焊装生产线操作工五项评价规范标准。


为了优化完善这些标准,7月16日,秘书处召开“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汽车行业评价规范暨评审(预审)会议”,共同评价、审议第二批评价规范标准编撰的合规性、合理性及适用性。会议召集了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北汽、江淮、奇瑞、陕汽等企业的标准建设专家参加了研讨会。

汽车人才研究会研究部副主任陈丹主持会议,来自长安汽车、东风商用车、东风德纳车桥和中国一汽的五大标准主笔人分别介绍了各自负责撰写的机电维修工标准、动力系统装调工(发动机、变速器、车桥装调)标准、汽车焊装生产线操作工标准的待审稿。


各专家对这五大标准(待审稿)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了交流、审议和修改,热烈探讨了行业技能人员标准制定的共性问题,关于普通受教育程度的界定、申报条件、破格申报条件和鉴定时间等,并在这些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后续主笔单位将按照评审意见进行修改。最后,汽车人才研究会秘书长李喆乐作会议总结。

下一步,秘书处将于8月组织人力资源专家对这五大标准进行终审,终审通过后将于今年8月25日在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会年会期间发布


大事记回顾

2019年5月,CAHRD人员发展专委会成立“汽车行业职业技能评价工作委员会”,探讨中国汽车行业技能人员评价与鉴定工作。

2019年6月,确定第一阶段开展的九大工种、成立建标专家库及技术专家委员会。

2019年7-9月,秘书处走访10家参与企业,倾听诉求、统一思想。

2019年10月,召开建标专家研讨会议,9家主任单位的建标专家达成编制工作共识。

2019年11月-2020年1月,正式启动了6大工种行业评价规范编制工作。

2020年7月,召开行业评价规范预审会议,10位企业建标专家对汽车冲压生产线操作工、汽车涂装生产线操作工、汽车装调工(乘用车)、汽车装调工(商用车)等第一批四项评价规范提出优化改进意见。

2020年8月,召开行业评价规范终审会议,15家企业审议通过了第一批四项评价规范,于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2020理事会年会暨中国汽车人才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

2021年1月-5月,“冲压“”涂装“”汽车装调工(商用车)” 汽车装调工(乘用车)四大工种教材大纲开发完成,并通过其编写组全体专家审议通过,教材编写启动。

2021年10月-2021年5月,启动第二批“规范”的开发和编制工作,包括机电设备维修、动力总成装调(发动机&变速箱&车桥)和汽车焊装等五项评价规范。

2021年7月,召开行业评价规范预审会议,12位企业建标专家对第二批“规范”提出优化改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