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赋能转型升级 北汽又在搞事情

2019-04-24

汽车人才研究会

2012

上周,本微信平台发布了《中国汽车产业中长期人才发展研究》系列解读文章之一《解锁未来汽车人才特征 找准前进方向》。


文中提及,在新技术革命之下,未来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资源组合能力,特别是在多地域、广范围内调动使用资源有效经营的能力。其核心就在于,将人力资源与其他一切资源无缝连接,形成一个高效协同的整体。未来企业成功运营的关键不在于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能够有效协调、调动、使用多少资源。



以人才赋能转型升级 北汽海纳川谱写时代新旋律 


新的时代,新的使命。在北汽“双轮(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驱动”产业转型下,北汽的人力资源工作似乎正在践行这一人才战略理论成果。


3月26日,北汽海纳川以“筑世界平台,聚人才合力,谋转型发展”为主题,在京举办了全球人才合作与发展峰会。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40余个企业的合作伙伴参与盛会。


北汽海纳川宣布,要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描绘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融合发展、协同创新、共享共赢的新蓝图,共商产业变革与转型人才发展与培养,以搭建汽车行业更广阔的合作平台和人才交流、共享平台为愿景,将产业链伙伴间的互信、融通、协同、创新融合推向前进。


2018年,在汽车行业加速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北汽海纳川提出要加快产品、市场、合作伙伴、人才和团队“四大转型”的战略发展方向,以全球化视野联手广大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大平台。


去年,北汽海纳川以“转型突破·共创未来”为主题,举办了首届国际伙伴合作论坛,不仅发布了企业转型发展的理念和思路,还拓展升级了“朋友圈”。今年,海纳川国际伙伴合作大会聚焦人才合作,透露出海纳川以人才赋能转型升级的新思路。


会上,北汽集团副总经理、海纳川公司董事长蔡速平指出,在汽车行业新四化大背景下,人才发展呈现出“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年轻化”的趋势,合作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主题,顺势而为,搭建合作平台,建立共赢机制,实现共同进步,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北汽海纳川总裁陈宝也表示,海纳川一直将人才视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构建人才与企业互促发展的“人和”舞台,海纳川将与产业链上下游伙伴一道,共同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合作的开放升级、资源的深度共享、业务的高效协同,共同构建人才工作交流新平台,打造创新合作新生态,资源共享、高效协同。



创新人才共享模式 打造企业人才发展新生态


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长、汽车行业人才战略资深专家朱明荣受邀出席了此次峰会,并以“产业变革下汽车人才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为题发表演讲。


他指出,现如今整个汽车行业的人才现状呈现出三个明显的变化:人才总量不足、人才流动频繁,人才理念更新。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人才需要被重新定义,汽车人才共享逐渐成为新趋势,汽车人才国际化将成关键。这些观点正好切中了海纳川搭建人才交流、共享平台的深层次原因。


对于深化人才合作与发展,海纳川副总裁谢万君提出了四点建议:构建HR信息互通平台,提高全球化进程中人力资源管控风险的防范和应对能力;共建开放型人才合作与发展平台,建立长效沟通融合渠道,研讨行业人才发展新理念、新机制,达成人才“选、育、用、留”共识;建立优秀人才共享平台,加强地区间合作,促进包容联动发展,打通优秀人才的流动和输送渠道;打造人才培养共建平台,拓展人才培养培训新模式,共建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大平台。


蔡速平对海纳川与合作伙伴在人才领域深化合作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分享经验、互相启迪,打造先进的创新型智力资源体系。二是共享资源、挖掘潜力,培育具备全球视野、熟悉中西方管理文化和模式的全球化人才。三是加强交流、形成合力,搭建共享平台,汇聚全球精英人才,整合全球智力资源,最大化发挥平台价值。


与合作伙伴在人才领域深化合作,搭建汽车行业人才交流、共享平台,是北汽在双轮驱动产业转型背景下,以全球合作伙伴为“朋友圈”,以人才共享合作为形式,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



以元为始 汽车人才工作开启新篇章



除此之外,北汽在人才共享方面还做了一件事儿。


为实现人力资源与战略转型的有效协同,北汽正在探索建立集团化劳动用工共享机制。前不久,北汽昌河、北汽常州、北汽镇江公司四地联动,尝试了跨地域、跨实体的劳动用工共享探索。


北汽方面表示,劳动用工共享能有效实现人力资源供给对生产任务需求的敏捷响应,同时能促进员工丰富技能、开阔视野,对于需求单位和派出单位,可以实现团队能力保持和人工成本控制的有效平衡,是一种员工、需求方、供给方的“三赢”选择。


下一步,北汽集团人力资源管理部将加快研究并制定“劳动用工共享”的长效工作机制,搭建符合“集团化”战略要求的劳动用工共享平台,根据生产任务灵活调配人员,探索建立“共享、共创、共赢”的人力资源共享新模式。


在人才共享方面,北汽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在北汽之前,华晨汽车已经率先开启了汽车行业人才共享模式的先河。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及人力资源部部长宗宇淙在采访中提到:“汽车产业变革时代,人力资源工作呈现出立体化态势,从业者需要多维度进行审视,统筹管理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实现多维交互,通过满足其他企业的需求实现本企业人力资源的增值,通过满足本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及员工的需求为其他企业资源的增值提供机会和平台。”


2018年,在充分把握行业用工形势的基础上,华晨汽车输送了1100多名一线技能人员到国际一流车企参与共享用工,成为实现企业效率、经营成本、人才培养、 员工收入多方共赢的范本。


新的时代,新的课题。转型发展大潮浩浩荡荡,新技术变革风起云涌。在全球产业变革的历史潮流中,只有抓住机遇、整合资源、合作共享、勇于创新,集众智、聚合力,才能开创美好未来。


华晨开创了行业人才共享模式,北汽在此基础上不仅创新了集团化劳动用工共享机制,缓解集团内部用工不足;还进一步扩大范围,探索了以全球合作伙伴平台为载体,以合作共享为形式的海纳川模式,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


不管是华晨模式,还是北汽模式,都是汽车产业变革时代,企业在人才战略转型实践中,为构建高效协同平台而探索的不同路径。他们的人才共享实践,为汽车人才工作掀开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