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6
汽车人才研究会
2501
特斯拉是一家成立于2003年的硅谷创业公司,因用IT理念来制造汽车,他成为汽车业的一条“鲶鱼”,并为许多想要成为汽车业中一份子者效仿。如今特斯拉已经成为世界电动汽车领域的一个知名品牌,2016年总收入超过70亿美元;2017年4月初的市值首次突破500亿美元,超过了福特的450亿美元;2018 年收入 214.6 亿美元,同比增长 82%。特斯拉何以能在经营和生产上取得这样的成绩?
马斯克的“第一原理”思维
马斯克不仅用Tesla重新定义了汽车,也用SolarCity创造了全新的太阳能产业商业模式,他还用SpaceX颠覆了航天火箭发射的传统。这位毕业于物理专业、集工程师和商业天才于一身的创业者,正在不断试图改变产业的游戏规则,这源于他独特的思维方式:比较思维只能带来细小的迭代式发展,而“第一原理”(First Principles)将带来颠覆性创新。
马斯克认为,运用“第一原理思维”而不是“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即别人已经做过的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我们就也去做。这样的结果是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
“第一原理”的思考方式是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也就是说要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地往上走。但这要消耗大量的脑力。马斯克认为,“比较思维”总是以别人为参照,考虑的基准点是别人做到什么程度,然后考虑我比他或强或差多少。
“第一原理”因为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的方法,只思考最底层的问题,只做与目标直接相关的事情。用马斯克的第一原理思维方式,我们就不难理解莱特兄弟发明固定翼飞机的成功,在此之前的很多飞机发明者想到的是模仿鸟类的翅膀制造扑翼机,只有莱特兄弟从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出发,发明了固定翼飞机,实现了第一次成功的飞行。
特斯拉电动汽车有很多设计都出自于第一原理。例如如何解决采用了7000多节动力电池的成本问题,马斯克和他的工程师从第一原理角度进行思考,将动力电池组的价格由早期的588美元/千瓦时降至80美元/千瓦时。
特斯拉人才队伍建设的精髓
马斯克之所以能够吸引和集聚大批优秀人才,追随他实现颠覆性的创新和突破,与特斯拉公司追求卓越的工程师文化密不可分,他执着地坚持,工程师文化就是“做最好的产品”,公开鄙视商业中的惯常做法。
传记作家阿什利·万斯在《硅谷钢铁侠:伊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是这样定义马斯克的:“与时俱进的视野和执行力结合了亨利·福特(福特汽车创始人)和约翰·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创始人)最好的特质”。特斯拉前首席财务官(CFO)赖安·波普认为,特斯拉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完全是因为有马斯克对产品不折不扣、坚持完美追求,带领团队不断解决所有的技术挑战。
马斯克建设人才团队还体现在他对团队执行力的要求上,使用“特种部队”完成工作。特斯拉的特种部队是以超人的速度完成任务,也就是特斯拉内部称为“特斯拉时间”的速度。例如,为应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特斯拉工程师以超常速度研究和改造了的Smart汽车,并获得了德国奔驰的认可和5000 万美元的合作协议合同,化解了危机。
特斯拉汽车人才队伍建设为我们带来的思考是:优秀的企业文化、有远见的领导者、杰出的工程师和永远挑战自我的精神,是特斯拉人才队伍建设的精髓。
首先,用“第一原理”确立“极客”理想和目标,建立“特种部队”人才团队。马斯克每次创业都是从0到1颠覆式的创新,很自然地,极客工程师自愿加入他的团队去改变世界。特斯拉的极客文化的内涵是:一旦加盟特斯拉,已经做好准备将自己的时间和能量都奉献于共同创造美好未来——“加速人类向可持续交通的转变”。
其次,低薪水,高压力也能招揽人才。在特斯拉,很多极客工程师,情愿接受低于谷歌和苹果等硅谷IT公司的薪水,以及特斯拉时间的挑战和压力。特斯拉的做法与谷歌和福特有很大的不同,谷歌和福特都是提倡给最好的人才最优厚的薪酬待遇,但是特斯拉的工资水平在硅谷是明显低于苹果和谷歌这些IT公司的。
特斯拉产品需求和受欢迎指数都在增长,能够带来员工的满足感成就感,这个就是特斯拉集聚人才的秘诀。
(本文转载自《中国汽车产业中长期人才发展研究》,部分内容有调整。该研究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 编)